【下肢運動 X 矯正訓練|強化行走】

🚶‍♀️脾氣不好,路走不長🚶‍♀️

有人說:走為百練之祖,「走」是一個日常性的功能動作。怎麼走叫《好走》?
下肢為人體運動的根本,究竟我們的脾胃、腿及走路有什麼關聯呢?

走路時需倚靠我們雙腳的力氣來推動地面,因此有了行走的狀態,而產生推動力氣的根源來自於人體的中軸,中軸利用扭轉的力量,順著髂腰肌的走向,從大腿骨經由骨盆送達腰椎,來到了腹腔的管轄區域,接著會有一股反作用力送回給地面,因此人體才有了可以對抗地心引力的力量,站立在地球上,並自在地行走著,這都要多虧了中軸的支持。

那下肢力量究竟是如何與脾胃經絡連結?首先來看身體結構與力學的串連。我們的行走方向多數是由後往前走,而脊椎最容易有前後移動的區域就腰椎莫屬,在《素問。刺腰痛篇》裡有記載「陽明使人腰痛」,這裡的陽明指的是足陽明胃經,因此得知胃經與腰椎有著極大關係。由腰椎作為啟動行走的開關,很容易造成過度的位移而導致中軸位置改變,因此,為什麼經常會有胃凸、腰椎前移的身體型態,原因來自於氣力啟動的位置錯誤了。而且,由腰椎將力氣經由髂腰肌往下傳送之後,非但沒有依照身體中軸的概念運行,很容易使得力量只有單向傳遞,迫使下肢變得沈重,讓走起路來像拖著千百斤重。

而傳統中醫理論的足陽明胃經及足太陰脾經,其經絡走向是走在軀幹的前側和下肢的前內側,與行走的肌群有著極大的關聯。脾胃在人體主倉庫之官,負責分解食物並提供能量給身體其他部位使用,而脾氣主上升,胃氣主下降,一上一下互相配合,將足夠的養分經由血液運送至肌肉,便能強化行走時最需要的下肢力量。

而當下肢力量有了之後,該要如何聚集力量並發散出去,必經之路為骨盆,骨盆的矢狀面旋轉移動能幫助中軸完成旋鈕的前置。而扭轉的方式是能產生最大的壓縮及延伸力量,如同擰扭毛巾的概念,直接的拉扯毛巾無法將水分完全釋放,利用螺旋的方式才行,而且此時也會創造出一個穩定的軸心,讓力量可以順著上下傳遞,產生最大的效益。

所以,中軸的開關應由薦椎作為起始,骨盆區肌肉給予腰椎足夠的穩定力量,等待薦椎的指令,再將下肢力量經髂腰肌回收或送出,此方式也符合西方解剖收縮的走向。

總結以上,腰椎是脾與胃的掌管之地,需要有足夠的穩定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活動,否則經常因為過度活動而造成空間的壓縮而影響脾胃的正常運作。而力量的傳遞要由薦椎(骨盆區)為起始再傳至各個掌控部門,要能自如行走就必須要有掌控力量上下傳遞的能力。而力量行徑路線由下而上是從大腳趾,經由小腿內側,向上至大腿前側的拉動,再經由髂腰肌將力量穩定聚集在腰椎。以完成下肢動作模式的程式設定。

運動矯正訓練:
腳抬的好 脾胃跟著好

1、大腿肌肉移動的走向
2、骨盆矢狀面的扭轉
3、中軸的延伸

#澳洲運動矯正專家
#Systematic Movement Specialist Certification
#升翔運動整合顧問

Share:

Facebook
Twitter
Pinterest
LinkedIn

相關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