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十四節氣 X 霜降|草木辭青露轉寒,風高煙淡水雲寬】

🍂 霜降・秋盡冬生 🍂

10 月 23 日迎來「霜降」節氣
氣溫逐漸轉涼、露水凝霜——
這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。

🌧️ 在這個時節裡,要開始為入冬的能量儲備做準備。
天氣轉陰變冷、日夜溫差明顯,防寒、潤肺、養陰、保暖,成了日常養生的關鍵。

🌰 食物推薦
1️⃣ 蓮藕:清熱疏鬱、健脾開胃。
2️⃣ 柿子:潤肺化痰、清熱生津。
3️⃣ 水梨: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。
4️⃣ 百合:養陰清熱、潤肺養顏。
5️⃣ 蘋果:補腦養血、凝神安眠。
6️⃣ 淮山:益氣養陰、補脾肺腎。
7️⃣ 豆漿:潤燥、清熱化痰。
8️⃣ 蜂蜜水:潤膚潤腸。

🍲 湯水推薦|柿餅蓮藕南瓜湯
以柿餅的自然甘香,搭配蓮藕與南瓜的清甜,溫潤入冬、滋養身心。

📍霜降過後,氣溫驟降、陽氣漸收,願我們都能慢慢放慢腳步、提早入睡、早起迎光,讓身心順應季節暖身暖心。

🌿 霜降養生方針

✔ 散寒防感冒
日夜溫差大、易受涼,可多食:
.白蘿蔔(清熱化痰)
.生薑(祛寒、平喘、化痰)
.紫蘇葉(散寒解表)
.南瓜(增強免疫力)

✔ 潤肺養陰
秋燥明顯,可緩解口乾、唇乾、咽乾:
.芝麻、蜂蜜(潤腸通便)
.梨、銀耳、百合(潤肺生津)

✔ 動中解鬱
晚秋草木凋零,容易引人憂思,適度運動如瑜珈、散步、登山,讓心緒在流動中回到平衡。

✔ 注意保暖
特別是腹部與腳部。女性避免露臍、穿涼鞋或薄襪;老年人則應留意膝關節保暖,防止舊疾復發。

✔ 每日三穴保肺氣
按摩列缺、合谷、足三里各 10–15 分鐘,有助於強健肺氣、調理脾胃,提升免疫力。

✔ 進補宜緩不宜急
秋冬進補以養護脾胃為基礎,與其多喝水,不如多喝湯,讓滋潤滲入身心,溫和迎冬。

#天膳良食navnur #煲山煲海煲生活 #節氣養生 #霜降 #雪梨無花果湯 #港式煲湯 #祛濕暖身 #健脾祛濕 #溫補入冬

Share:

Facebook
Twitter
Pinterest
LinkedIn

相關內容